【热点】“地摊经济”被总理点赞?未来是否会席卷上海?
近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委除就“五五购物节”相关情况做了介绍外,还宣布将在6月6日启动首届上海夜生活节,将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推出上海酒吧节、深夜食堂节、深夜书店节、购物不眠夜、夜上海LIVE秀等180余项特色活动,打造具有烟火气、上海味、时尚潮、国际范的夜上海新形象。
这是继两会“摆地摊不纳入市容考核标准,总理点赞地摊经济”后,上海市发布的重大活动之一。活动发布后,在上海各大圈层引发热议。
诚然,在商业化发展渐趋饱和的上海,门市、商铺成本昂贵,外来的小规模投资者很难介入,而以服务为主且投资额可观的地摊经济,无疑为广大来沪群体撕开了一个借机融入上海商圈的口子。
两会后地摊经济板块异常活跃,小商品城、供销大集等地滩概念股掀涨停潮。李克强总理1日在烟台考察时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经济”获得鼓励,有其现实的考量。政府在变“堵”为“疏”,释放政策善意的同时,也激发了潜在的消费市场。截至5月中旬,住宿和餐饮业复工率达到87%左右。在推动餐饮业快速回血的过程中,路边摊将发挥更大作用。
地摊由于运营成本少,灵活多样,包容性强,小本买卖随时可以开张,对于在经济相对困难状态下处于劣势的城市下岗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经济资本相对较少的创业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地摊经济发展的好的地方,就业问题往往迎刃而解。而当前城市允许地摊经济的存在,对于推动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除了四川成都,浙江杭州、河南许昌,包括大上海在内,多地都已经允许在不影响疫情防控、不妨碍居民生活、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摆摊经营,助力商户恢复经营和经济复苏。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说:“从当前来看,消费快速回暖是我们当前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今年1—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万亿元,其中65%是由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贡献的,这些主体实际上就是当前地摊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个举措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措施,从而成为促消费增长的重要抓手。”
其实,早在2017年10月1日起,我国即施行国务院颁布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它从法律层面传递了一个信息:城市让“地摊经济”有了一席之地。
“地摊经济” 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长期以来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某些地方政府以“整洁、美化、有序”为治理城市的要旨,为提升城市形象,“一刀切”地取消“地摊经济”经营活动,甚或前几年还提出过“打造‘无商贩’城市”的口号。这种无视部分市民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粗暴做法不利于城市经商的多元化和市民消费的便捷化,委实是一种“矫枉过正”之举。城市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机制中,理应始终保持包容“地摊经济”的管理善意。
”“地摊经济”无疑是“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的一个有效举措,通过开放部分街道为“地摊经济”提供经营场地,帮助解决临时经营设施的难题,实现城市“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引导文明经营,集聚消费人气,促进市场繁荣,也不失为保障民生的一大壮举。
想成功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
提升居住证积分将孩子留在上海中高考的家长们
想成功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顺利落户上海的家长们
请赶快咨询我们的专业积分老师
积分热线:400-888-6020
(热线24小时专业积分专家值班,
时刻为您攻克积分、升学、择校疑难问题)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积分资讯